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责任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小组
落实部门:综合办、学工部、总务部
(一)、指导思想
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
(二)、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1、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处置小组”)
组      长:王权
副  组  长:秦焰华 吴玉杰
组      员:钱荣强  孙庆余  朱永龙  杨添鑫  张强 吕品 张放晴
疫情报告人:钱荣强
2、主要职责: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校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协助学校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三)、预防措施
1.组织开展校园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校内人员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所有洗手池边提供有消毒用的洗手液或肥皂,要求每个人做好个人消毒工作。
2.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保安人员和值班人员做好每天进校的晨检工作,各班班主任认真填写学生出勤情况统计表并检查学生的口罩佩戴情况,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学校医务室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更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四)、加强监测
1.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班长(宿舍长)——班主任——校医——校领导、教师——教研组长——校医——校领导、部门员工——现场负责人——处室主任——校领导等的健康监测网络。建立全校师生员工健康管理档案,学校医务室要有就诊登记本,学校要有新冠肺炎疫情报告记录本。
2.日常监测。由班主任每日三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等健康状况的监测并做好登记。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干咳、精神萎靡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做好临时隔离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做好记录。
3.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4.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新冠肺炎疑似症状后,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应急处置
学校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督和指导下,做好以下疫情控制工作:
1、对确诊患有法定传染病的学生、疑似病人或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学校应配合卫生部门依法对确诊学生进行隔离或者医学观察,并及时安排其就诊,做好检疫期相关记录。
2、诊断结果为非新冠肺炎患者且无需住院治疗的,须停课、停工,返回家中自我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正常参与学习活动。
3、教职员工在照顾患病学生、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或排泄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帽子、防护服等。
4、配合区疾控中心对疫点开展消毒、疫情调查、预防性服药、应急预防接种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5、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学校根据疾控中心的建议,对班级或年级停课,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全校停课报当地政府批准后实施。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
(六)协助开展疫情防控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当地疾控机构出具的传染病防控意见书,学校根据卫生部门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学校应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如有师生员工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安排相对独立的指定场所开展隔离或集中医学隔离,并与密接管理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学生健康随访情况和解除日期,符合解除条件后方可按要求返校。
1、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
原则: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见附件5
2、疫情发生后的联防联控措施
(1)一旦校园疫情发生,当地疾控部门、指定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学校等相关部门需第一时间形成联防联控机制,由疾控部门、指定医疗机构对学校相关工作给予全面专业指导,学校所有工作应在指导下开展。
(2)稳定师生员工思想,参照“心理辅导方案”,做好全校师生员工心理辅导。及时通报准确信息,关注网络舆情发展。
(3)加强全网疫情专题舆情监测,发现重大舆情及时在防控工作群通报,第一时间上报主管教育部门,并协同有关部门,跟进处理。